欢迎来到南宁云社区! 南宁[切换城市]      网站导航 | 会员中心
首页 | 资讯中心 | 社区导航 | 评议标准 | 政务公示 | 商务公示 | 物业公示 | 执业公示 | 志愿者公示 | 维权投诉 | 失信公示 | 关于南宁云社区
首页 > 社会信用信息公示 > 基层自治组织
基层自治组织
抗旱呼唤基层和自治组织的力量
2014-11-20 21:30:25 作者: 来源:中青在线-中国青年报

      抗旱救灾已成西南五省市最紧迫的政治主题,资金、人力包括捐助,以及稳定市场保障供给的措施,都在源源不断地注入旱区。我们看到种种供给都是来自政府层面的,那么,灾情最先袭击的旱区农民又该如何以自己的力量对抗旱灾呢?

  凤凰网“穿越特旱区”行动组穿越云、贵二省,在云南砚山县者腊乡掰听村所看的一幕是,由于基层村组织缺位造成村民在领水问题上的无序。消防队10吨水的水车,在保证老弱病残幼供给之后,水该先送给谁,每个村民都希望送水车都送到自家门口,缺乏调度和协调。这个时候,村民们都在不无遗憾地说一句“没有村长啊”。(凤凰网3月24日)

  掰听村原来的村长因为待遇低和不被村民理解,早已经到广东去打工了,这个村庄的村务治理3个月来一直处于空白状态。掰听村的情况有些特殊,但那些有村长的村子就能够极大地发挥基层的组织作用吗?

  我想起了去年的北方旱情。因为北方几省是粮食主产区,抗旱的主题是保农耕。我去采访一位本省农科院的专家,他给我列举了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从“一五”到“十五”之间的数字比例,明显地逐年下降。他同时提醒我,在国家投入比例下降的同时,农民自己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的比例也在减少—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,由于对“搭便车”的经济顾虑,使得农民不再热衷于去修农田水利工程,水渠、机井等都基本不做了。

  在有村长的村庄尚且如此,何况掰听村这样村长缺位的地方呢?

  现在,抗旱救灾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。但全球变暖的背景下,干旱问题不可能每次都靠外地支援、企业捐助、军队战士集中力量打机井、寻找水源这样的非常规措施来解决。政府首先应该加大投入,任何“经济条件不够,基础建设设施受发展条件制约”之类的托辞,都不应该挂在嘴上。但在政府加强力量的同时,基层组织自身包括任何形式的村民经济体,都应该发挥作用,在日常的生产中也好,在临时的应急措施也好,都应有自己的担当。

  作为应急的办法,旱区的青壮年劳力很多都外出打工,一是节省本地水源,一是可以做到减产不减收。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,留下的老幼妇女怎么办,靠他们来抗击大旱吗?云南曲靖市陆良县就是其中的一个样本,陆良县人武部一名官员也坦言,“有效劳动力大量外流后,留守在家的妇女儿童如何抗击这百年大旱确实是个问题。”(《南方都市报》3月24日)

  基层组织和自治力量在灾难面前的“中空”,已经成为一种常态。非常时期需要政府层面的国家力量介入,但灾区群众也应成为对抗旱灾的主体力量之一。作为直接面对旱灾的基层组织,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。

  在谈到日常水利基础建设时,我采访的那位农业专家说,“有两个解决方法,一个是通过农民合作组织,相邻地块统一施工,大家凑点钱打井修渠。还有一种形式是通过农村的基层党组织、村委会进行规划和建设。”把这个日常生产思路换到灾区之前的抗旱上去,旱情不是一日形成的,农民是旱情的神经最末梢,如果每个村庄都有强大的基层组织、有专业的农业合作组织,一些条件好的合作组织承担国家项目,那么,水利建设、抗旱救灾集结号的吹响、救灾物资的有序发放,肯定不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。

 

机构设置 | 免责条款 | 保护隐私权 | 意见反馈 | CCEE9000系统执业人员违规违法投诉 | 中华云社区(网)导航 | 中华飞鸽APP | 投资者关系
全国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社会信用信息体系平台●广西社科重点课题备案gxsk201461●南宁市试点城市
版权所有:CCEE9000信用网 主办:CCEE9000信用网 中华云社区 承办: 南宁云社区 南宁市社区信用服务中心
支持: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南宁市民政局 南宁市文明办 南宁市信用办 南宁市工商局
执行标准:《CCEE9000信用体系认证标准》 第三方社会信用监测监督稽查:广西信用研究会
第三方社会信用依法监督:广西社区诚信志愿者协会 综合服务:南宁市社区信用服务中心
信用执业资质资格:广西信用研究会 广西数据元信用认证评级有限公司
信用执业资质资格培训鉴定:广西信用研究会 广西数据元信用认证评级有限公司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
联合机构:广西信用研究会 广西社区诚信志愿者协会 广西电子商务协会 华声晨报社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
技术支持:数据元网络科技 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互联网违规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
国家企业信用信息查询 本网站经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:9145010031012346G 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48号 桂ICP备14006310号